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跨西侧首件钢箱梁吊装完成******
中新网广州1月29日电 (蔡敏婕 黄卫)经过3个小时的提升吊装,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跨西侧首件钢箱梁吊装完成。
伶仃洋大桥为双塔三跨连续体系悬索桥,主跨跨径达到1688米,共需吊装213片钢箱梁,吊装顺序为主跨跨中往东西两座主塔方向吊装,边跨从过渡墩处往主塔方向吊装。此次吊装的主跨西侧首件钢箱梁,高4米,长12.8米,宽49.7米。
当天下午,运梁船载着重达284吨的钢箱梁驶入伶仃洋大桥跨中下方,经过精准定位后,施工人员下放缆载吊机吊具,与钢箱梁上临时吊点连接。完成连接后,缆载吊机向上提升,钢箱梁被平稳拉升到距离水面90米的设计标高,施工人员将吊索与梁段永久吊点通过销接进行连接。
为保证该标段项目首片钢箱梁顺利架设,项目技术攻关团队制定了专项吊装方案,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模型,反复推演施工进程,不断完善施工组织计划,排查安全风险。
同时,项目团队结合实际对缆载吊机进行优化,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打造“智慧缆索吊机”,“在吊机内设各种电子传感元件组成缆载吊机智慧监控系统,有效提升钢梁吊装过程中的精度和效率,保障吊装过程安全。”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05标工段负责人陆梓生介绍道。
据介绍,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已于1月12日完成主跨东侧首件钢箱梁的架设施工,大桥预计今年4月底实现合龙。(完)
韩国学者:中国外交智慧将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二十大·声音)韩国学者:中国外交智慧将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中新社首尔10月23日电 题:韩国学者:中国外交智慧将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中新社记者 刘旭 中共二十大22日在北京闭幕。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载皓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二十大对中国近十年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作出总结,并从战略全局上对未来发展作出规划,相信中国外交智慧将为推动改善全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对此有着相当明确的认识和理解。”黄载皓表示,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世界舞台上的亚洲力量深刻影响着国际秩序的变革和调整,尤其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可以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时代的选择。” 在黄载皓看来,中国外交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前景蓝图的规划和设定。“我认为,过去十年,中国最大的外交成就在于向世界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中国在展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面向国际社会的展望。” 黄载皓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核心意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要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寻求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局面,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 黄载皓注意到,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正在探索不断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不断提升伙伴关系的含金量。”黄载皓说,“我相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外交智慧必将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大发平台地图 |